近年来,影视作品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精品,不仅多元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展示了国家的形象,提升了国家的文化实力。客观的说,伴随中国文化实力的增强,国际辐射力、文化感召力、现实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中国有太多大大小小、不同类型、感人至深的故事,需要在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层面讲述出来,故事作为古老而有效的传播

方式,在新时代,故事也被赋予了崭新的意识,具体内涵也在发生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主体是讲述的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世界一体化语境下,国家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关系着其国际形象、影响力以及话语权的塑造,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发挥着不亚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作用。而5G时代媒介技术的大发展推动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其对外传播情况却不甚理想,甚至呈现传播“赤字”。要实现影视产业国际传播的良好有效性,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的影视作品本身,更离不开影视艺术人才在创作中的能力展示,以故事内容呈现影视永恒不变的艺术追求,促进产业在变与不变中呈现出动态的时代进步。影视人才教育如何以此为契机迎接变革,促进影视艺术人才能力升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1、新时代,要求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两个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根据《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明确指出“经过 5 年的努力,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2、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的困境

技术催生我国影视产业快速发展与传播,但其对外传播能力却仍然有待提升。当前,我国影视产业的对外传播“赤字”明显。尽管我国拥有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资本应该较为雄厚。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国内外的影视文化双向传输相差悬殊,呈现极大的贸易逆差,我国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远远落后于他国影视的输入。仅以票房为例,大多数中国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不超过国内票房1/10;中国每年数以百亿、千亿的票房中超过1/3、甚至一半都是外国电影,而北美市场中国影片的票房一年加起来不过几百万美金。这与我国影视艺术人才的能力不足不无关联。

一方面,影视艺术人才综合艺术素养不高,人才培养“过剩”和“欠缺”并存。尽管看似目前我国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高校较多、培养渠道较为多元,但大部分高校在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均是依托自身艺术类优势学科(如美术、戏剧、音乐、传播学、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等)资源,设置影视类专业和课程,培养过程偏重理论,注重学生的影视艺术基础理论知识、艺术创作能力、学术研究及行业管理能力培养,而对学生的影视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塑造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宽而不专。

另一方面,人才“传播+外语”国际化能力欠缺,影视行业对外传播的供需失配。5G时代,随着我国影视行业迈入产业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影视生态链不断扩展和细分,对于影视艺术人才的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影视的对外传播更涉及到创作生产、营销推广、语言文化转换等方面,目前的影视艺术人才在“传播+外语”的综合性能力呈现供需失衡和错配困局。

首先,缺少对外传播能力。5G技术突破了传播速度和广度、传播时间和空间,为我国影视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影视艺术人才的国际化传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影视艺术人才在影视内容制作、艺术角度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缺乏对外传播的服务意识与能力,致使其影视作品无法在国际传播局限于暂时、简单交集,无法形成持久、深入的精神共享。

其次,缺乏语言转换能力。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文化的翻译。在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中,良好的语言转换能力是首要关键。借语言转换将我国优秀的影视作品推进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以符合西方逻辑的表述讲清中国故事,契合受众的接收心理,实现影视内容的软着陆,达到“入脑、入耳、入心”的传播效果。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影视艺术人才培养大多以影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教育为主,相对忽略学生英语基础等人文通识教育的知识储备,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影视艺术人才严重缺乏语言转换能力,更不用说培养出高端的应用型复合影视人才。

另外,缺乏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母庸质疑,影视行业已发展成为全球化的产业,国际间的合作制作与拍摄已是常态化,这要求影视艺术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影视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大多受限于影视学科专业目录,在课程设置方面缺少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内容,致使学生无法及时吸收全球影视前沿动态和它国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的影视人才能力培养策略

面对技术革新,媒介新环境的变革与国家影视产业发展的要求,影视人才在创作、发行到推广全程都必须有意识的从多方面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所以,对于影视人才培养而言,需要重视他们的“艺术+技术”的内容创作能力、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创作主体意识与“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以能力的提升推动影视作品在国内外的“双赢”。

1、培养影视人才“艺术+技术”的内容创作能力

5G时代,数字媒体、互联网、VR、AI等新技术及其业务场景不断催生影视的新业态,催化影视行业发展的广阔平台,为影视的内容创作提供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全新的表现方式。数字技术的灵活掌握和运用已然成为影视人才完成拍摄、剪辑、后期等一系列创作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来支撑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与理念表述。在影视内容的创作中,作者需具备两个的技术与艺术相互融合的能力,将艺术转化为技术,用技术体现艺术,让作品兼具时代性与艺术性。

在此背景下,影视人才培养应该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契机,改造原有课程体系,融入新技术与新媒介催生出的新内容。在建设交叉融合型课程体系中适度打通艺术与技术,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同时,优化综合艺术综合素养,培养其借不同的叙事方法与影视拍摄技巧以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和个人理想的艺术表现力,即影视人才“艺术+技术”的内容创作能力。

2、培养影视人才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影视作品要“讲好中国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海外观众认可,因此,在实际过程中要对需要传播的影视内容进行语言转换,综合文化差异,让影视作品以海外受众能够听得懂、看得清、理解得了的语言进行输出,这需要影视人才拥有良好的语言转换能力,将影视作品中的高语境“意合”内容转换为低语境的“形合”形式,以提升作品的对外传播效果。鉴于此,影视教育需要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切实提高影视人才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首先,影视人才的外语能力培养,不止落在“如何讲”,更要理解“怎么用”;其次,为培养影视人才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应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等方面入手,不断改革与更新外语教学,将其充分与影视专业教学相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外语功底;再次,巩固和强化外语类相关人文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在以专业教育启发学生艺术创造力同时,有机地融入文化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培养影视艺术人才的价值理念、文化底蕴、批判精神与思辨能力,提升语言与人文素养。

3、培养影视人才创作主体意识

对于对影视的外传播而言,其主要的受众群体为海外受众。以往的主动迎合海外受众的收视偏好和审美趣味方式,让部分出口影视作品选择方向走入“猎奇”误区,例如以社会边缘人物和题材为主题的独立纪录片,十分不利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外人文交流,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这意味着,中国对外传播需要在国际传播中突出中国自身的话语力量。具体到影视艺术作品的对外传播来说,从创作初始就要具备明确的主体意识,清楚自身定位与诉求,既不“自说自话”,也不一味迎合,而是以国际通用的话语方式来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和文化,收获国际市场的理解、接受与认可。

虽然我国已有不少影视作品大量在海外播出,但目前影视作品创作者在内容创作时并不会将作品是否会对外传播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往往仅是为中文作品配上英文字幕作为对外传播的“砝码”,这无疑是导致国内热映的影视作品在“海外遇冷”的原因。影视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对其创作主体意识的强化,教会学生在内容创作时要将对外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纳入考量,对于要进行国际传播的影视作品要针对海外观众的特点做好题材类型和叙述方式的选择与调整,这样才能促进作品在在对外传播中打破文化壁垒,让海外观众喜闻乐见,发挥对外传播作用,实现对外传播目标。

4、培养影视人才“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5G时代,媒介融合不断加剧多元受众参与性,用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就是借优质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在世界范围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这离不开影视人才优秀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将高语境的中国文化顺利改造为低语境文化受众可以理解的内容,实现国际受众文化的内化和本质理解,助推着“中国文化”成为“全球文化”。而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影视的对外输出实际上就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需要传播者破除文化隔阂,构建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交际语境,满足跨文化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国影视人才培养,注重帮助学生熟稔中西文化差异,掌握弥合文化差异、开展跨文化活动的必要技巧与策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将其运用于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之中,建立“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叙事观与话语维度的受众叙事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将影视语境转变为跨文化交际通用语境,以贴近国外受众的叙事风格,以其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实现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特邀作者:郝雯婧,四川传媒学院二级艺术研究员,长期从事影视文化、对外传播融合研究;王雪梅,四川传媒学院一级艺术研究员,长期从事戏剧影视艺术、对外传播融合研究。 )